宠物分离焦虑怎么治疗?
“分离焦虑”这个概念是国外心理学界提出来的,指的是小动物(主要是猫和狗)对主人离别的担忧而产生的紧张不安、试图回避的应激状态。 这种应激状态可能会使小动物出现食欲下降、绝食、饮水量不足、睡眠紊乱、嚎叫、啃咬、抓挠、随地大小便等不适行为来引起主人的注意,企图让主人继续陪伴它们或把主人重新唤回到它们的身边。这些不适行为会对小动物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会影响它们的肠道健康,导致营养缺失,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
如果小动物表现出严重的“分离焦虑”行为,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有消化道疾病史或者刚刚做过肠胃手术的小动物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
对于轻度“分离焦虑”行为,主人可以通过多花时间陪伴爱宠,多抚摸、多亲近来缓解它的不安;对于有强烈“分离焦虑”行为的小动物,可以用玩具或者零食转移其注意力,逐渐淡化其对“分离焦虑”行为的意识,让它渐渐淡忘“分离”这件事。 在离别前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帮助爱宠顺利度过离散期。
● 在离别前,提前3-5天给小动物准备一个舒服的窝,尽量别突然离开; ● 如果是外出旅行,可以提前一两天开始训练小猫、小狗在笼子里上厕所; ● 如果要长时间出差,也可以将爱宠寄养在当地朋友家里,这样可以让它继续感受到主人的关爱,减少焦虑感。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宠物都会得“分离焦虑”。比如刚出生的幼犬和小猫咪就不知道分开这个词的意思,更不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就算被独自留在笼子里也不会吵着要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