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熊身上会有蜱虫吗?
会的,不过比熊身上的蜱虫和人类身上的蜱虫区别可大着呢! 先说结论:正常饲养情况下,不会在比熊身上发现成虫蜱,但是可能会发现有幼虫蜱或者虫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蜱虫 蜱虫俗称蜱蚁、壁虱、扁虱等。属于寄生性昆虫,主要寄生于动物体表,通过吸食血液获取营养。根据栖息地的不同可分为:森林蜱(主要为全变态发育)与草原蜱(多为半变态发育);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陆生食草类蜱和水生蜱两类。 我们日常接触到的蜱虫通常为半变态发育的草原蜱。
它的体型呈椭圆形,一般较小,体长0.5~9mm不等,宽0.3~4mm之间。表面附有长而粗的软毛,颜色一般为淡色或深色的,像黑色、褐黑色、咖啡色等等。 由于蜱虫的口器很长,而且可以伸缩,所以它可以在体内进行消化和吸收的时候,把口器露出来,然后注射空气到消化道内,这样在吸血的时候就不会被血粘住而导致吸不进血,真是十分聪明呢~
我们再来看看比熊身上可能出现的蜱虫种类 根据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可以分为:体外寄生虫(寄生于皮肤及其附属器官)和体内寄生虫(主要在消化道中生长)。 而我们平常所说的驱虫药主要指杀灭体外寄生虫的药物。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发现,现在市面上常用的驱虫药主要是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两大类。
其中阿苯达唑对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效果是最显著的,但对绦虫类寄生虫的杀灭作用则不太显著。 所以如果你买的驱虫药说明书上写着“防治蛔目线虫感染”时,那么这种药物就可以杀死蛔目的寄生虫,其中包括胆道蛔虫和胃肠道内的蛔目寄生虫,如蛔目蛔虫、蛔目异尖线虫等。 但是如果你买的驱虫药说明书上写着“防治绦目寄生虫感染”时,则说明该药对绦虫类的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目前,我院所采用的驱虫方案是针对绦虫类的寄生虫感染用药。 对体内寄生虫的杀灭一般采用口服驱虫药的方式,具体的选择取决于寄生虫的类型及所在地寄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等情况。
如果是口服给药,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服药时不能同时服用含有鞣酸的药物,如含鞣酸的中药制剂、含鞣酸的西药及饮料等;
②服药后2小时内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效;
③服后1-2天内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以防药物在胃里沉淀。 四个月以下的宝宝,建议先不做驱虫处理,因为宝宝肠道内的有益菌可以帮助抑制寄生虫的生长繁殖。如果家长实在担心,可以选择给宝宝涂抹驱虫剂的方式来减少寄生虫感染的机会,比如涂搽阿苯达唑凝胶,每次适量,每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