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粮怎么判断是否受潮?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食物发霉后会产生哪些有毒物质。 研究表明[1-3],食品在霉变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主要包括: 胺类物质(Amino acids):包括腐胺、尸胺等; 生物碱(Alkaloids):苦杏仁苷是其代表; 黄曲霉素(Aflatoxin):是由黄曲霉产生的毒素; 杂色霉菌和串珠菌产生 2,4 二酮基苯并吡喃醇(dibenzo[ bj ,c p ]pyrene); 赭曲霉素 (Ochratoxin) 和玉米黄质(Zea xanthin) 是镰刀菌产生的;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 180 多种挥发性化合物及热敏酶,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具有致癌性。 小麦粒中的 β-葡聚糖( β- Glucan)能被酵母分解成单糖吸收进体内,但是蛋白酶或淀粉酶很难水解其中的蛋白质或多糖,对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影响不大,而肠道外的细菌是可以利用这些多糖类作为营养物质的。
虽然不同品种犬粮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但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等矿物质含量都比较稳定。而有害的物质——霉菌及其代谢产物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极易繁殖,因此可以认为当宠物吃到含有霉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时就会发生中毒反应。 目前,判断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方法主要有显微镜检查法、仪器分析法和生物监测法。
由于采用化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费用较高且需要专业设备,一般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宠物主人难以自行操作。相对而言,显微镜检查法较易操作,结果也相对可靠。 所以我们主要通过肉眼来观察狗粮是否有发霉的迹象,如:颜色、形状、气味等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一般情况下,合格的干燥、密封良好的狗粮应该不会出现发霉的情况,但若长期存放、阳光直射或者密闭环境出现湿气过重都会导致狗粮受潮发霉。 当然,最可靠的办法还是不要一次买太多,按宠饭量及时采购,购买以后尽快吃完,这样既能保证新鲜,也能尽量避免霉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