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拉出了血怎么办?
首先,你要排除是不是吃了骨头卡在肚子里,导致消化不好,出现的便血。 如果是的话,带它去医院让医生帮忙取出来就好了(千万不要自己弄!) 其次,要确定一下出血点在哪里。 如果便血量比较多,可以先给它口服补充液(可以买宠物专用的生理盐水给他喝);如果便血量比较少,可以直接用注射器灌服。
当然最妥当的方法是,先灌服一些补充液,之后观察情况,如果血便的情况没有好转,要及时带它去医院就诊。 除了及时补充水分之外,你还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 多给它喂些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减少肉类摄入,避免刺激胃肠道; 适当服用一些助消化的药物,如益生菌、乳酶生、酵母片等; 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减轻消化道负担; 给予流质饮食,适量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促进机体快速康复。
还要提醒家长一点,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环境消毒都是很重要的一步。 特别是有宠物的家庭,要更加注意卫生,防止传染其他宠物! 可以用稀释过的84消毒液拖地,对细菌病毒都有杀灭作用。 要注意的是,猫砂盆要及时清理,保持干燥整洁。不要给它使用人用的卫生纸、面巾纸,这些卫生纸表面附着有大量病原体,容易导致猫猫感染! 如果家里还有其他小猫,需要第一时间隔离开来。
猫咪拉血有三种形式,分别是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滴漏状以及果酱状,不同形式的拉血病因会有一定的差异,治疗方式也有区别。
如果猫咪是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那么这种大多是肛门或结肠出现的问题,比如裂口、溃烂、寄生虫病、肠道细菌感染、肠道炎症等。治疗这种拉血,首先要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消炎药、益生菌、止血药等。如果用药治疗无效,那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比如钡餐/钡灌肠、内窥镜、超声、腹腔穿刺等,排除其他并发症以后,再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如果猫咪是滴漏状拉血,那么这种大多是出血之后才进行排便,便完后还会继续滴血,常见于外伤、局部炎性充血、腹腔内疾病(如曲菌病、肠胃道异物或肿瘤、肝包虫等)以及凝血功能异常。治疗这种拉血,需要进行详细的诊断检查,确定具体的病因之后开展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如果是凝血因子缺乏所导致的,则需要进行补充成分血,同时使用止血药。
如果猫咪是果酱状拉血,那么这种大多血液是在肠道被污染之后才进行的排便,常见于猫的细菌性巴氏杆菌肠炎以及全身性的感染。治疗这种拉血,主要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比如输液支持、抗生素消炎、益生菌调理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