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为什么过敏反应?
“疫苗过敏”是个伪命题,所谓的“接种疫苗出现的过敏反应”其实是“超敏反应”,和疫苗本身无关 疫苗的成分很简单,一般都是病毒或者细菌的部分外壳结构(抗原)。这些抗原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功能,这种免疫回忆性反应是相对缓慢,不会瞬间发生的。 而超敏反应则是人体对于疫苗中的防腐剂、稀释剂等成分产生的立即的或迅速的反应,比如常见的注射疫苗后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全身反应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这些不是由疫苗中的抗原物质导致的,所以称之为非特异性反应,也叫作I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如果将I型超敏反应定义为在T细胞存在的条件下,致敏机体对某些完全相同的抗原(即同种异体抗原)的敏感性增加,那么也可以认为I型超敏反应主要是机体对疫苗中添加剂的过敏反应。 不过,现在的疫苗生产过程中会经过纯化以去除可能引起过敏的杂质或抗原,因此发生过敏反应的情况非常少,一般只有万分之一左右;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抗原的耐受力也会逐渐增强,儿童期容易过敏的人并不是到了老年就会对各种抗原都敏感。
但尽管如此,为了安全起见,所有在使用疫苗的过程中,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接种禁忌检查和接种后观察,一旦出现疑似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