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人可以缓解压力吗?
可以,但是不能经常这样。 牙齿在口腔里是人体唯一不会随着情绪而变化的器官组织(除了牙周炎引起的牙龈炎,牙出血)。也就是说当你咬人的时候,你的心情再不好也不会使牙齿发生异常。 但是,当人遇到烦心事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身体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比如愤怒时会有出汗、唾液分泌量增加;恐惧时会出现毛发直立、瞳孔散大;痛苦悲伤时眼泪鼻涕一齐流……如果经常出现负面情绪并且通过“咬牙切齿”来缓解,那么对你的身体损伤是很大的。 首先,长期咬指甲或者磨牙会损伤牙齿和牙周组织,出现龋齿或牙周炎。
其次,咬指头容易使手指变形,骨骼生长异常;咬肌长时间使用会变得肥厚,脸形也会因此改变。
儿童经常咬牙、啃指甲可能引起缺钙等问题。 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旦缺乏微量元素钙,就易出现夜惊、盗汗、枕秃等症状。 另外,由于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区域(如杏仁核)与掌控身体运动的区域有联系,所以有些人可能在情绪激动时手不听使唤地发抖,或是手指不由自主地抽动。
对于这样的现象,一般只要控制情绪,给予适当的疏导,并注意调节心态,顺其自然,不要强求自己凡事都必须冷静,保持乐观的态度,就能慢慢改善。 当然,如果你是因为情绪低落、压抑、焦虑等导致的不自主的咬肌收缩,那可以通过倾诉、发泄等方式来释放不良情绪,从而起到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