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打疫苗要狗证吗?
养宠物狗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无论何种类的宠物,一旦出入公共场合,都需戴口罩。
2月,有市民在武汉动物园发现,园内的流浪狗没有佩戴口罩,游人既可以近距离喂食,又能拥抱拍照,有安全风险。随即有网民在网上跟帖,呼吁“武汉动物园里的动物应当戴口罩”。2月26日,武汉动物园作出回应:对园区内流浪狗进行了医用口罩临时佩戴处理,同时呼吁市民勿随意投食。4月28日,武汉市卫健委对市民提醒:凡经武汉出入境的宠物,在完成检疫审批、体温检测正常的前提下,需佩戴口套方可进入武汉。
疫苗、狗证都是“必需”
湖北省小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熊杰说,事实上,各地对“家狗”出入公共场所的限制,很多源于对狂犬病病毒的恐惧。狂犬病又叫狂瘟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近100%,所以又被称之为“狂犬疫苗”。一般被饲养的动物,大多会打狂犬疫苗和血清,这也成为了饲养者的一项投入。
狂犬疫苗,按说明注射;疫苗不足,产生不了抗体,没有效力;若是被狂犬咬伤,疫苗不起作用。为防止狂犬病,无论是家猫、家狗还是流浪动物,都会被要求注射狂犬疫苗,而且需要定期复查。
而办相关的狗证,既是保证爱宠及他人的健康,也是为了保证城市环保及卫生,因为无证养犬会影响城市形象,而且还可能引发健康问题。一般大型犬,狗生长到两个月左右,就可以注射狂犬疫苗和蛔虫等病毒疫苗,但一般都要等成年以后,才给它们办理狗证。
狂犬病毒随时威胁人
据专家介绍,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咬伤、直接接触和精神接触等途径感染。即使健康犬不带毒,但被狂犬咬伤也需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毒生命力较强,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可以存活24小时以上,在干燥的尿液里面,可以进行存活15天。
所以如果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宠物咬伤,即便是10天以后发病,也是会被传染狂犬病毒的。而且如果狗狗在10天内发作狂犬病,它咬的人就会感染。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很长,在感染的10天之内发作,所以在10天之后被咬的人也可能被感染。但我国近年来是实行狂犬疫苗注射5针制的,所以免疫效率并不高,这是我国的遗憾。
欧美国家实行是狂犬疫苗2+1注射法,打疫苗效率极高。如果暴露的人在注射狂犬疫苗后2周,体内可以产生足够量的免疫抗体,那么此人就不需要再注射狂犬疫苗了。
流浪动物如何得到疫苗?
湖北省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李新炎介绍,目前在武汉打狂犬疫苗的小动物,都是免费的。但是大多数流浪动物,没有注射狂犬病毒。一般打狂犬疫苗的小动物,都是得到主人允许,在笼内或者固定区域内,由工作人员接种。
不过这样的疫苗,可能会带来免疫失败,因为狂犬疫苗是有有效期的,而且被兔子咬了,打了狂犬疫苗也没有多大作用。“流浪动物,在发现地接种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现在条件有限,不可能在各地都去设流浪动物免疫点。”
李新炎说,协会对被流浪猫咬伤的志愿者,会先将伤人猫暂时安置在协会的免疫点上,严格消毒隔离,等伤者病情稳定,再来对猫进行疫苗注射和消毒工作。在确认疫苗生效后进行释放,对特殊病情患者长期看病吃药的,会进行观察75天,然后根据情况看是否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