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鱼有多少种类?
观赏鱼是是人们为了娱乐、观赏而饲养的鱼,一般生活在池塘或鱼缸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鱼的种类有多少吧。
鱼类主要栖息於淡水的湖泊、河边、池塘内,或海岸的低盐海域中。全世界现发现约有26000多种,分布于三大洋。海洋中的鱼身高1公尺以上,生活在海水的深层或表层;于滩涂地区生长的称为“河鱼”,对温度敏感,水温稍高即死亡。最著名的河鱼是鲈鱼,著名的海鱼有鲈鱼、黄鱼、乌贼、鲱鱼、青花鱼等。寒带地区的鲑鱼,冬季移诣淡水区生殖,产卵後亲鱼死去。
多数的鱼类属于脊椎动物门鱼纲,有的种类脊椎合并,身体呈弯曲的曲线。头部几乎总被伪装的鳞片遮盖着,眼睛埋在颈周皮下。最常见的鱼类身体具五纵行鳞片,称为栉鳞,有些品种身体则具栉鳞及圆鳞,有些还有硬鳍。有些鱼类头部及身体均被圆鳞,称为鳞。全身具鳞的鱼约有1600种。
生活在乾涸水域中的鱼,身体具甲盾,例如龟足科、甲科、蟾蜍科等。鳃部分或完全特化成外鳃,体外呼吸。眼睛位置偏低,生活在光线较弱的水域中。产卵於陆地,受精卵要经很长时间才能孵化。例子有蟾蜍科、黑鱼,鲈鱼及甲科。
世界上现存鱼类约2.2万种,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温带鱼类国家之一。全国水域共发现有鱼类3800多种,其中可供食用的有2500种左右。
根据栖息环境不同,现将鱼类分为5大类:
海洋鱼类:主要生活在海洋200米以内深处,一般体长超过8厘米。除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外,大多咸水生。骨骼中灰质多,硬骨多。内脏一侧有鳃,另一侧有肺。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一般不含碘。
淡水鱼类: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及淡水库中。大多数为小型鱼类,最大者也不过1米。骨骼中灰质少,多为软骨质,或有软骨。腹部沿中线有鳍,背、尾椎骨多有联合。内脏只有鳃和肺。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一般含碘。
洄游性鱼类:生活独立,常作远距离洄游。迁游原因,有时是为了产卵,有时是为了饮水的需要。迁游时群的密集程度很大。例如湖鳟、大麻哈鱼、北极鱼等。
游性鱼类:平时生活独立,不依附群集而独立生活。游性是指鱼儿的回游能力和习性。如鱼类中的春潮鱼(鲈鱼)每年春季从大西洋东部返回中部水域产卵,产卵後再返回大西洋。鲑科鱼(大麻哈鱼)在产卵後,经过1—2年的越冬期,於春季再来产卵。
沼泽鱼类:生活在沼泽、浅水中。体较小,无鳞或有多数小疣鳞。纵肌束下方有发达的腹属。肋骨前端圆,後端长方形,或弯曲。咽头腔中有鳔。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一般含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