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舍里的狗过得好吗?
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大部分饲养犬只的人也会将它们好好的照顾着。不过如果你以为,因为人类爱狗,而给狗的房子——犬舍,一定是充满温馨、健康、有爱心设计的,就错了。犬舍的发展历史和监狱其实很像,是个非常有趣又带点荒诞感的历程。
犬舍是人类为了将狗和家人隔离开,而给它们准备的睡觉或休息的空间。世界上第一个犬舍在1904年出现了。这个犬舍的设计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名动物学家查尔斯·斯图尔特·米切尔(Charles Stewart Mcllherran Mitchell)。米切尔是当时动物围栏设计的专家,也设计了芝加哥动物园里的大多数围栏。不过,他同时还是位狂热的养狗人。
1904年,米切尔在第14届美国养犬者俱乐部犬展中,展出了他的“犬舍发明”。在那个年代,人们一般给狗狗准备的犬屋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盒子,顶多在角落打个洞当窗户,没有任何装饰。而米切尔的犬舍设计是模仿了英国乡村小屋的模样,木质的窗户,石头的墙面,甚至还装饰了石制的烟囱,在当时非常地洋气。
这款犬舍很快获得了大票狗主人的喜爱,甚至被誉为“犬类文明的灯塔”,许多狗狗杂志的插画也都采用了这种建筑风格。可惜,好景不长,这种风格的犬舍很快被人们认为是过于“有设计感”,而丧失了重点——安全性。在1910年开始,人们转而开始注重犬舍的安全性,给窗户加上栏杆,或者直接封死窗户,内部也不再设计卧具,地面铺上石板或者铁板。养犬专家甚至开始警告人们,不要让狗在犬舍内“放荡无拘”地休息。
很快,这种石头、铁板等材料制成的犬舍被认为是“冰冷的”,转而变成了用木板、铁丝网等材质制成的犬舍。不过,因为铁丝网比较便宜、好买,大部分的犬舍开始转用了铁丝网。1945年,一家美国的铁丝网公司还专门推出了面向狗主人的犬舍广告。
在那个年代,主流的犬舍还是户外使用的。直到50、60年代,随着人类居住空间的变小——人们开始搬进公寓和城镇,犬舍开始被搬到了室内。不少犬舍还被改成了“组合屋”,比如有一个犬床、一个客厅、一个储物柜,甚至还有犬床可以当盖子盖到客厅上边去。这个年代的犬舍是“舒适度”、“健康度”最高的一代。甚至有的犬舍还设计了可以“遛狗”的功能。不过这些功能丰富的犬舍,几乎都没有被推广开。
在70、80年代,犬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小众时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少狗主人将宠物看作了家庭成员,并不喜欢给狗狗和其他家庭成员隔离出一块空间。而在另一方面,养狗的家庭也变成了主要以小孩为主,为了保证小孩的安全,也不再采用有栅栏的犬舍,而是用棉织品类制作的笼子。
直到进入90年代,犬舍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小高潮”。新一代的犬舍又开始走起了“极简主义”,铁丝网、木板做成了“现代派艺术风格”的犬舍。这些犬舍的共同点是,将犬床和犬屋分成了两个单体,在空间充足的条件下,犬床和犬屋可以分开布置,犬床可以像家具一样成为室内的一份子,而犬屋则藏到沙发或者床底,作为隔离和安全空间。在住宅空间不大的时候,犬床可以和犬屋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一体化犬居——“犬宅”。
这种犬宅在欧美家庭非常地流行,很多设计师也开始尝试设计各种风格的犬宅。不过,和我们以为的不一样,大部分的犬宅仍然像5、60年代一样,被“解放”到了室内,和家人一起生活(或者隔离)。不过,犬宅的发展已经完全脱离了之前的犬舍风格,可以说进入了下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