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打狂犬疫苗吗?
需要打!必须要打!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人传播人类。感染狂犬病病毒后,人体会出现发热、乏力、头晕、食欲差等不适症状;随着病毒的不断增殖,中枢神经系统会率先受到危害出现头痛、烦躁不安、失眠的症状;随后症状逐渐加重,患者出现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呼吸肌和咽部肌肉最先受累,严重时可能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 目前,应对该病的有效手段是接种人用狂犬疫苗。
近年来,我国每年报告人感染狂犬病例数约500例(2016年934例,2017年978例),死亡约400例(2016年760例,2017年839例),发病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球总数的90%以上[1][2]。而2016年和2017年的疫情数据分别是2007年和2008年的3倍和2.5倍,可见当前我国狂犬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感染者为被患病动物咬伤所致,但近期部分案例显示,被健康动物咬伤或抓伤也有发生狂犬病的风险。无论是否曾经注射过疫苗,只要被动物咬伤,均应尽快清理伤口,并全程接种人用狂犬疫苗。
目前,我国的狂苗分为两种: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者的区别在于接种剂次不同,前者需接种5针,后者仅接种3针。 无论是哪一种疫苗,接种疫苗后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3]。不论接种疫苗与否,一旦被宠物咬伤,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就医,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接种人用狂犬疫苗。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一旦发生暴露,也应严格按照程序及时接种疫苗,同时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