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吃什么才胖?
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是,“小鸟(雀形目鸟)为什么看起来瘦”以及“怎么判断小鸟体重是否正常”。 首先来讲,我们人类是四足爬行动物,对于体型相对较小、行动相对灵活的鸟类而言,很难有一个准确的体重指标来衡量其是否“超重”或者“肥胖”。所以从人类的维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 但既然题主有提到“如何使小鸟变胖”的问题,那么我猜题主应该是希望自己的鸟健康且肥硕。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 对于一个健康的鸟来说,影响体重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食物了——进食量大于消耗量,则体重增加;反之则体重减轻。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变成如何给鸟提供足够的营养,让它能健康地“吃出来”一个理想的体重。
对于鸟类的营养需求,目前研究得最为详细的就是鸣禽,比如实验室能够提供的常见主食玉米粉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维持褐胸鹀(Wader)1年多的增重而不改变其生理状态(Forsyth et al.,2004)。另外,对灰胸脯北红尾鸲(Bombycilla garrulus)的研究也显示,以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蛋白的摄入方式饲养1年后,未观察到对雄性鸟的性激素水平产生影响,雌性的卵数量也没有变化(Zhou and Lele,2013)。也就是说,对于多数的鸣禽,在给定的营养条件下,它们的体重并不会因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而增加,也不会由于营养物质的过剩而降低。
对于大多数的鸣禽物种来说,影响它们体重的最主要的因素就不是营养了,而是能量消耗。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于鸟类来说,能量消耗主要是维持基础代谢,而对于鸣禽来说,维持基础代谢的能量约占总消耗能量的75%-95% (Pyle,1982)。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的鸣禽,只要提供足够的营养,它就能‘吃出来’理想的体重。 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如果提供给鸟的食物中缺乏某些营养成分,特别是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就有可能引起营养缺乏症,从而导致身体体重下降。另外,如果长期饲喂单一口味的食物,有可能会因味觉抑制而导致采食量下降,进而引起体重下降。
总之,对于鸣禽来说,要‘吃出来’理想的体重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要在食物上下功夫。 最后提醒一句,不要用人的眼光看待鸟的体重!不要用人的眼光看待鸟的体重!不要用人